1月22日上午,记者来到重庆市彭水县平安镇卫生院时,原本在县城的民族中学读高三的刘孝生刚输完液,正靠在病床上看书。刘孝生的主治医生进来仔细询问了他的情况,又作了一些简单的检查后说:“你休息一会儿后就可以出院了。”
3天前,正在紧张备战期末考试的刘孝生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,家人获悉后赶忙把他接回镇医院治疗。“镇医院的病房和设备都是新的,离家近,费用也低,主要是效果不错。”2017年新建的平安镇卫生院大楼宽敞明亮,大楼前的院坝干净整洁,四周葱葱郁郁的树和各式各样的鲜花围绕着整个卫生院,如同花园式的院落。
“前些年,不要说在县城读书的学生,当地人得个小毛病都不相信乡镇医院,非要翻山越岭到县医院去看。”平安镇卫生院院长冉岳说,“这不能怪患者。以前我们只有500平方米的平房,好几个科室共用一个房间。现在不仅建起了2100平方米的医院大楼,增加了医务人员,还添置了和主城医院一样的彩超机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全新设备。”
平安镇卫生院的变化只是彭水县医疗改革的一个缩影。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孜教授,长期跟踪研究彭水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。据李孜介绍,彭水全县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,2008年前的业务用房只有1.4万平方米,财政投入严重不足。还有不少乡镇医院一直实行“钱由院长支,账由院长做,效益归自己,债务归国家背”的“家庭式”管理。怎么破解这个难题?
从2008年开始,彭水整合全县40家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、人才等资源,实施基层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。首先将各医院收入及政府医疗卫生投入“化零为整”建立资金池,把各个医院的资金放在一起,统筹使用,通过科学规划,在明晰医院内部经营管理权限的前提下,由医院集团统一规划、统一配置资源,集中攻坚基层服务薄弱环节,重点解决基层医疗服务建设资金短缺难题。医院用车、用房,以及彩超、CT等设施设备配置,由集团统一安排并按照程序实施对国有资产监管和审计监督,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管理。
“我们开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,一步步探索着前行。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,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了健康、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,真正实现了在群众家门口就能解决群众的健康需求。”彭水县卫健委党委书记、主任代鸿说。
1月22日上午,高谷镇中心卫生院超声科医生余晓君为20多个病人进行了健康检查。“我到超声科10年,这里的彩超设备已经更换了四代,现在这台从德国进口的全英文屏彩超设备,清晰度和精准度都非常高。”余晓君说。
李孜和课题组成员提供的数据表明,近年来彭水已累计投入资金近4.2亿元,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0所、新(改扩)建撤并乡卫生分院21所、村卫生室355个,基层业务房总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,是基层医改前的7.2倍。到2018年,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都配备了彩超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诊疗设备。“基层医疗机构改革,目的是让更多的优质健康服务走到城乡居民的家门口。”据彭水县卫健委副主任邓登慧介绍。
(光明日报记者 李宏 张国圣)
《光明日报》( 2019-02-16 03版)
1、安庆新闻网(http://www-aqnews-com-cn.sh-yangxing.com)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。本网源自《安庆日报》、《安庆晚报》、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(包括新闻、信息、图片、视频及音频资料等),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。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,如“安庆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及时通知。
3、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《安庆日报》、《安庆晚报》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,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。
上一篇文章:走,到秦巴山深处的“火车集市”买年货去
下一篇文章:最后一页